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政策】安徽省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
    编辑:网站管理员 更新:2022-05-05 点击:0

    关于印发安徽省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皖经信原材料〔2022〕33号

    各市经信局:


    现将《安徽省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2年4月7日



    全文附件:

    1、安徽省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pdf




    相关摘录如下



    安徽省材料及新材料产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

    (节选)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为引导我省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材料及新材料产业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行业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行业现状。


    十三五时期,全省材料工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控总量、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行业总体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对全省经济稳健运行形成有力支撑。


    1. 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2020 年,全省材料工业规模以上企业 4876 户、从业人员 57.3 万人;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31.1%,较 2015 年上升 2.9 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056.8亿元、利润总额877.7亿元,分别占全省规上工业的31.8%38.3%,较2015年分别上升1.615.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1 %,较 2015 年下降 1.3 个百分点。钢材产量 3608 万吨,比 2015 年 增长 8.2%;十种有色金属 225 万吨,比 2015 年增长 61.2%;原油加工量 710 万吨,比 2015 年增长 3.1%;水泥产量 14176 万吨,比 2015 年增长 8.3%,散装水泥供应量连续 年稳定在 亿吨以上;平板玻璃 4490 万重量箱,比 2015 年增长 95%。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集团进入世界 500 强行列。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我省材料工业所面临问题和不足。一是需求筑顶,传统材料普遍产能过剩。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依旧是行业主要矛盾,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的任务仍然艰巨。二是创新不足,关键战略材料依赖进口基础研发、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存 在明显差距,自主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特 别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不多,部分高端关键材料依赖外省 调入和国外进口,新材料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和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三是大型企业少,产品质量一致性和品种多元化不足。企业多而散,产业链短,盈利能力弱,研发和技改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与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产品同质化、低端化问题依然突出。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动能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国内强大内需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求结构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升级,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需求加快增长,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能源和材料供应基地,需求增长和品质升级将为我省材料工业升级发展提供强大引力。……


    ——主要挑战。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部分国 家针对我国的贸易制裁呈现常态化和长期化趋势;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削弱,国际市场预期下调对材料产品需求造成直接和间接抑制作用。国内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房地产、基础设施、汽车等主要下游领域面临增长瓶颈,诸多大宗材料需求将达到或接近拐点。钢铁需求总量或将达到峰值进入减量阶段,铜及其他有色金属产品也日益接近峰值,水泥、平板玻璃等产品需求进入平台调整期,部分化工产品需求仍存在一定增长空间,但增速可能趋于下降。资源保障、安全环保形势严峻,资源环境依赖型及粗放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国家已经明确提出 2030 碳达峰和 2060 碳中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主基调,我省将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之路,从材料大省向材料强省稳步迈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部崛起等战略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快升级基础材料、发展关键战略材料、遴选布局前沿新材料,推动材料产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共性基础技术服务,构建新型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短板,推动传统材料提质增效,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提高关键材料保障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数字赋能。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材料工业领域融合应用,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试点示范,推动工艺质量优化、设备智能运维、供应链协同优化等应用普及推广,促进行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安全。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理念,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强化全产业链、全产品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实现产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集群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围绕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大型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催生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围绕新兴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家电等龙头企业,开展延链补链固链强链,形成一批配套能力强的新材料企业。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智能化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力争新材料产业规模倍增,产值突破 1万亿元,在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形成若干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


    —— 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烟气、废水、废气、余热、固废等资源高效回收利用技术全面普及。

    ......


    三、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


    (一)优化产业结构,筑牢发展基石


    严禁违规新增过剩产能。严格落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有关投资规定,防止产能过剩行业无序发展,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引导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完善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长效机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巩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果。


    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地方提高淘汰标准,加快淘汰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工艺和设备。鼓励有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市场需求、资源能源保障和产能相对不足地区承接转移产能,按照国家及地方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和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加快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行业布局优化。

     

    专栏 材料产业空间布局重点


    ……


    建材:严禁违规新增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产能,引导水泥、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有序流动,优化布局。鼓励在资源地或规划建设区周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非金属矿采选和深加工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生产基地,建设若干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基地和示范企业。


    (二)升级产品结构,提升品牌质量


    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建材行业以绿色低碳为主线,加快发展专用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工程预制件等,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安全、可回收、便利施工的建材产品,加速推进建材部品部件化、功能化发展。


    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推进精品提升行动,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开展质量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增强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实现产品质量一贯制管控。提高大宗材料质量的批次稳定性和一致性,增加高性能、功能化、差别化产品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引导,加强上下游标准协同,促进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专栏 传统材料产品结构升级重点


    ……


    建材:重点发展高强高耐久混凝土、微水泥、真空节能玻璃、光伏玻璃、新型耐火材料等绿色建材产品;支持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框筒)结构,钢结构建筑的围护墙体体系;大力发展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水泥发泡外墙板、轻集料混凝土外墙板、烧结自保温砌块等轻质、高强、保温、防火多功能一体化装配式墙板以及节能门窗、幕墙等围护结构体系,提高外墙复合保温墙板、轻质内墙板、集成式一体化外墙及屋面系统等装配式墙体部品部件的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水平


    (三)加快数据赋能,促进智能制造。


    加快智能化数据化改造。鼓励企业加快智能传感器、处理器、网关、仪器仪表等数字化工具和设备部署,提升生产现场的实时感知和数据采集能力,实现对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数据集中管理。鼓励企业开发应用基于数据驱动、机理模型、经验模型、仿真模型的先进工艺控制系统,优化生产作业设备运行参数。建立面向原料进料、反应过程、冶炼过程、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重点环节的实时监控、异常工况预警、全流程动态调度、智能处置。构建面向主要生产场景、工艺流程、关键核心设备的数字孪生模型。鼓励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较大、精度要求高的岗位应用机器人。建立集成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生产执行和过程控制等信息的企业管理与经营决策统。


    ……


    专栏 材料产业智能化改造重点


     ......


    建材搭建建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网络系统平台、数据标准化数据库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建材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矿山。以矿山开采、原料制备、破碎粉磨、窑炉控制、物流仓储、在线检测等关键环节为重点,提炼形成若干套具有自动执行、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密码防护等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系统解决方案;在繁重危险岗位加快实施机器人替代,完善和推广建材窑炉智能化协同处置垃圾、危险废弃物系统方案。


    (四)推进低碳减排,实现绿色发展。


    推进绿色化改造,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安全的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强标准化、部品部件化、易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提升行业绿色制造水平。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水泥窑、大型烧结砖隧道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和产业废物。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循环体系。推进清洁生产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广一批节能、节水、节材、综合利用等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和产品。加强材料工业碳中和路径研究,为碳排放尽早达峰和实现碳中和储备相关技术及应用示范,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开发绿色产品,建立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材料工业体系。


    专栏 材料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


    ……


    建材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积极推广适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卫生陶瓷等行业能源梯级利用、炉窑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装备,加快建材炉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全面提升能效管理和清洁生产水平。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矿渣、尾矿、河(湖)淤(污)泥、脱硫石膏等为主要原料的综合利用。发挥建材产业绿色环保生态功能,提升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推动废弃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


    (五)加强自主创新,壮大新材料产业。


    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在

    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优势领军企业,建设一批新材料领域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加强新材料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统筹衔接,完善创新链条的薄弱环节,着力打造与战略性、基础性、技术竞争性相匹配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 


    专栏 新材料补链固链强链重点


    ……


    节能环保材料。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重点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可降解可回收包装、环境治理用新材料。围绕建筑节能,重点发展墙体节能材料、节能玻璃、无机绝热材料、有机绝热节能材料、再生骨料混凝土材料和建筑节能门窗材料等。围绕环境治理,重点发展吸附材料、混凝材料、纳米光催化材料、氧化材料、过滤材料、重金属捕集剂、微生物固定化材料、脱固硫材料、土壤环境修复材料等。


    ……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实施。加强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规划目标、重点任务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构建行业服务平台,做好监测分析、专家咨询、人员培训、政产学研合作、银企对接等项工作,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规划执行中期评估,对规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动态跟踪,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


    (二)加大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促进产业升级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安排使用省级相关专项引导资金,对符合规划要求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创建、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各种政策性资金。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助力材料产业结构升级。落实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和研制、应用补助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解决新材料推广应用难问题。


    (三)落实人才战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徽商培训工程,鼓励企业家坚守实业、聚焦主业、追求卓越,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人才引进,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型领军人物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依托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展联合攻关和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


    (四)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对规划内容、实施进展和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消除社会将材料工业一刀切列入两高一资行业的误区,切实增强行业自信,引导产城共融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作用,加强规划的宣贯、落实。


    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联系新航

    电 话:0551-65666693

    邮 箱:20930205@qq.com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蒙城北路135号蓝筹国际大厦1609室